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海海

人智醫學下的健康飲食

已更新:2022年6月30日


2018 冬季 NO.55 演講口述=吳一宏中醫師 文字整理=張世賢、陳雅鈴、林貞妏 / 會訊編輯小組 日期= 2018.11.10


淺談人智醫學


榮幸受譜生老師之邀,來分享從中醫到人智醫學的學習收穫。首先要澄清,其實人智醫學並非在現代醫療以外新成立的一門醫學,而是在人智學的架構下,來補充現代醫療的不足。所以人智醫學是在現代醫學的基礎上,再加上人智學的四體和三元性來為一個人進行整體的診斷和治療。人智醫學的醫師本身已是醫師,再去學習人智醫學,並申請成為人智醫學的醫師。因此並沒有排斥現代所有的醫學處置方法,像是在緊急狀態下,人智醫學的醫生也不會反對開刀。其實人智學的重點不在理論,而在實踐,在醫學的角度更是如此,需要透過各種實證才能去理解、內化,然後再進一步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吃的食物營養嗎?


再談營養,當食物吃進身體,身體不會立刻判斷這是否營養,除非是吃到壞東西,才會立刻有反應,它必須在新陳代謝系統中,工作一段很長的時間,即便只是要產生一絲的肌肉纖維絲,也需要很久才會長出來,所以是否營養這件事情,不會只是從分子學等理論來看。人智醫學是從古代歐洲煉金術士演化過來,在那時就已經確立了鹽、汞、硫的三原則,這不是魯道夫.史代納 (Rudolf Steiner) 發明出來的,在這過程中不是只看個別的分子、維生素;比如在史代納關於蜜蜂的演講稿中提到的例子,曾經有一個蜂蜜療法的實驗,找了一群營養不良的孩子,給予蜂蜜加牛奶的補充,一段時間後孩子健康狀態改善了,血紅素也增加了,所以歸論說蜂蜜對營養是有顯著幫助的,但對較多孩子來說,真正有幫助的是牛奶,而對年紀大的人蜂蜜才是有幫助的。若進一步分析牛奶的成分,是有酪蛋白、脂肪、糖和鹽…等,再分解又發現它們是由碳、氫、氧、氮所組成,我們不可能把一個碳直接給小孩子吃,說這是有營養的東西。所以我們在討論人智醫學時,不會過度使用分析的方式。現代人為了避免肥胖及其後遺症,過分強調熱量與營養素,醫院跟學校都有配置營養師來計算,強調每一份食物裡面要有多少的營養素才不會缺乏,但是吃進來的東西能否吸收,以及有沒有辦法轉化成為人類所需要的質素才是重點。所以營養的概念應該是一個健康的人吃進的食物,能夠提供生命所需的質素及能量,並且可以吸收的才算是營養。


又愛又恨的糖


再來談蛋白質、脂質與醣 / 糖類,現代研究發現糖是癌症的重要養分,吃糖會提供愉悅的感覺所以會讓人快速上癮,現在我們用的糖是純粹的糖,純粹的糖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糖對人體直接的影響在於糖一進入到胃,胃酸就會變多,故胃不好的人建議不要吃糖。且糖會讓孩子過度興奮,對於感官敏感的小孩也建議嚴格控制,對青春期的小孩而言,糖還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在中醫也提及糖會生痰,痰就是病理性的黏液組織,因此也不建議吃糖。


至於蜂蜜也是糖的一種,不過它對老人家是有幫助的,德國人會在結婚前一年開始吃蜂蜜來預防不孕症,因為蜂蜜裡面有花粉,對賀爾蒙的調整有幫助。但孩子太小的時候吃太多的蜂蜜,會造成骨骼脆化,所以蜂蜜是適合老人的天然補品,小孩子則不適合吃太多。


葡萄糖發酵後是酒精,就更不建議攝取了,酒精是肝的毒藥,它會促使肝硬化,在中醫裡面有些藥會用酒來行氣,不過在煮藥的過程中酒精就會揮發掉,所以只是來幫助藥氣的方向。那浸泡的藥酒妥當嗎?有些人反應晚上喝一點藥酒比較好睡,由於人體本身就有耐受性,所以也不會嚴格禁止,不過也就不多加鼓勵了。

過敏 ?! 原來如此


所有食物中,五穀雜糧是人體最容易吸收也對健康最有益處的,從人智學對植物的觀察來看,種子是植物的開始,所有能量都包含在裡面,它能提供人體重要的能量與營養。東方人的傳統是吃米食,稻穀與小麥不同,稻米是相對穩定的長鏈基因,比較沒有變異的問題,而古代小麥基因只有 13 對,但到了現代已經變成 20 ~ 30 對,我們人的基因中只有 10% 是自由的,90% 是被鎖住不能動的,我們光有 10% 的自由度,就可以長得每個人都不一樣,而小麥不斷的演變產生過大的變異,到後來變成腸胃難以消化吸收,或變成讓人容易上癮,因此會建議盡量少吃小麥製品。


另外談過敏,過敏是因為無法被代謝的物質附著在細胞膜、黏膜上,身體因而產生不適應的狀況;像是鼻黏膜上有些新陳代謝系統無法處理的物質黏在上面,就會產生鼻過敏的症狀。若不能代謝的物質跑到血液當中,就會變成花粉症,這在歐美較常見,症狀會比鼻過敏更嚴重。蕁麻疹也是一樣,不能代謝的物質跑到腸道的血液,然後又跑到皮膚上,就會變成全身性的蕁麻疹。若給孩子太多他新陳代謝系統處理不了的東西,積存在腸胃道裡面時,就有多種可能影響他全身免疫功能的狀態出現,此時孩子光處理身體狀況的能量就不足了,對成長、學習都會造成影響。現今飲食習慣從米食為主改變到麥類製品為大宗,造成過敏這種流行病,所以我們會

建議少吃小麥製品。


有機? BD ?傻傻分不清楚


既然米類是我們比較好消化吸收的食物,那麼慣行農法、有機農法與 BD 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生機互動農法)的稻米有何差異呢?其重點在於蘊含的能量不同。現在慣行農法普遍使用農藥及化肥,但其實以前是沒有農藥的,當時也可種植出足夠的稻米給全國人民吃,是在孟山都從武器製造商變成農藥製造商之後,農藥才開始在全世界推行;有機農法使是用有機資材,把有毒的農藥變成沒有毒的藥物,盡力讓農藥不會殘留在植物裡面並使用有機肥取代化肥;BD 的產生則是因為我們的土地被農藥破壞之後,史代納為了拯救土地所推出的種植方法。而慣行農法以化學肥料來催熟;有機農法改用有機肥料,使其在環境裡面可以自然分解;BD 農法則不使用催熟技術,並以特定的配方來復育土地,讓土壤更健康有能量!比如說慣行農法的高麗菜一個月就可以採收,自家種植的要 3-4 個月,但嚐起來風味是很不相同的,光從蔬菜的生命力來看,從菜市場買回來的慣行蔬菜,如果不放冰箱,下午就萎掉了,有機的可能到隔天才會萎掉,BD 的也會萎掉,但是水噴一噴就恢復原狀了。回到穀類來講,如果可能的話,發芽過的會更好,若要確認是不是 BD 的米,泡水 4-5 天看看會不會發芽就可以判斷,一般的稻米是不太會發芽的,因為能量不足,所以沒辦法再次發芽。


生食 vs. 熟食


另外談生食與熟食,全生食是不建議的,像是葛森療法,只有在治療特定疾病時才會採用全生食,因為身體對於生食需要先提供外部的溫暖才能消化吸收。烹煮雖會使部分的營養耗損,但就吸收的效率來看,熟食讓消化系統有較佳消化與吸收。若有些人還是想要藉由生食補充足夠的能量,一天大約 1/3 的生食比例即可,早餐流行只吃生菜沙拉或精力湯,無法提供足夠熱量,消化系統蠕動功能會下降,造成腸胃不適,診所有許多這類患者,發現是流行飲食療法造成的。生食植物保留最多的能量,但最低標準是有機,而且 BD 蔬菜最好,生食要注意寄生蟲,清洗很重要,但這不是孩子蟯蟲來源。


談蛋白質


蛋白質是素食者的挑戰,許多研究指出某些必需胺基酸只存於動物中,但是許多和尚看起來也是福態樣,只吃必要胺基酸才能長肉?應該不完全正確。種子類、蔬菜類營養可在人體合成蛋白質,牛光吃草也長肉,所以不一定吃肉才長肉,必需胺基酸的理論是因科學家尚未發現植物在動物身體裡如何合成蛋白質,所以不用擔心全素食會太瘦或不營養。


豆與菇類也有蛋白質,但菇類並非真的植物,真正的植物需要依賴陽光而生,菇類生長於陰暗無光的地方、腐敗木頭上,可說是接近死亡的能量,講到光,植物的種子就是光的能量,而不是營養素,在現代科學來看菇類有微量元素、蛋白質,鼓勵茹素多吃菇類取得蛋白質,但從能量 / 光/ 乙太力的角度來看,菇類靠腐敗,死亡木頭生長,人智醫學觀點不建議長期食用。我一貫態度是不會說什麼東西一定不能吃,量是一個重點,用來調味是無妨,不把菇類當主食就沒問題了。


黃豆與豆製品易產生毒素與脹氣,如黃麴毒素,要小心適量食用,黃豆不好消化,有些人食用後易脹氣,不是很推薦。


肉跟奶比較,奶是白色的,具有純潔感,肉是血紅色的,具有熱情與力量的感覺,小孩子不需給予太多的熱情,所以小孩子不需要吃太多的肉,而沒有血的肉,如 甲 殼 類 ( 蝦、 蟹 ) 含 有 幾 丁 質 ( 接 近 蛋白質但不同,蟑螂等昆蟲含有最多的幾丁質 ),也不建議多吃。


牛肉的轉換率很差,餵 10 斤穀類只長1 斤肉,耗費很高能量,養牛取用牛奶或利用牛糞來做堆肥與 BD 配方就好,不要吃太多牛肉。再談雞肉,一般養雞場從雞出生到可販賣的三個月期間要打 6~10 幾次針,餵養增進肉質生長的飼料,才有辦法縮短在三個月後就賣,三個月之內是吃一公斤的飼料長一公斤的肉,之後吃一公斤飼料大約只長 0.5 公斤肉,所以養雞業不會養超過三個月。菜市場的雞大約都是這種,放山雞也是,而自養的雞沒有半年不會養到這麼大,雞肉比較好消化吸收,能量的轉換率也最高,但要注意飼養方式。


豬的基因與人的基因太接近,在顯微鏡底下看豬腎臟與人腎臟有 90% 以上相似度,人類三種牙齒 ( 乳齒、恆齒和智齒 ),豬也有,所以豬隻疾病會與人類互通,如:口蹄疫,以致於當養豬場發生口蹄疫時需整場銷毀,故不建議常吃,若吃的豬肉有什麼問題,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容易辨別,因跟人類基因太接近。消化的過程重點是要能夠吸收有用的,不好的要排泄出去,腸壁功能在阻擋不好的物質進入體內,若不好的物質進入就會造成過敏及免疫系統的問題。


魚是特別型態的蛋白質,可食用,但若有皮膚狀況的人,建議無血、無鱗的海鮮要少吃,如:土虱、泥鰍、甲殼類海鮮。生病的人,建議吃有療癒作用的北美比目魚。


什麼油才是好油?


再談脂質,現代人普遍有輕微脂肪肝,三酸甘油酯偏高的問題,若只比標準值偏高一點可視為正常,因為人體是具有變動性的,偏異一點不需要馬上控制,輕度脂肪肝不是吃太多油造成,是因吃太多精緻食品,這些食品製程中添加不明的油脂和多餘的添加物,身體不能代謝,就堆積在肝周邊,成為脂肪肝,所以重點是不吃太多精緻食品,要吃接近原食物的狀態。油脂容易酸化不穩定,儲存不良或菌類跑進去,就會變質且易氧化。幾年前流行亞麻籽油,其中的 mega-3 一個月後就變成Omega-6,變成跟一般油是一樣的,油脂的碳鏈越短越好吸收,最近流行椰子油,但其碳鏈很長,椰子油是很穩定的油,天氣冷就固化了,人智學的角度不適合每天使用,基本上是拿來做麵包點心的。建議使用短鏈、新鮮的油脂,豬油的高膽固醇,若只少量調味,身體可代謝,大豆油因易生毒素,所以不建議,種子油會是較好的油。


少量奶油是可以的,盡量以植物油為主,奶油球類屬人工奶油絕對不行,是假的奶油。東方傳統飲食無乳酪類,但在西方是長期食用的,奶製品還是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台灣人吃了反應如何,還觀望中,沒有強烈禁止,某些人吃了產生不好消化或過敏狀況,某些人吃了沒事。但我的經驗是在歐洲吃沒事,但在台灣吃會有事,跟所屬地理環境有關,在那環境下,身體是可以自動調節的。■

1,24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